您好,欢迎访问重庆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网站!
当前位置: 首页 >殡葬文化

俄罗斯墓园文化

发布时间:2018-05-07 14:51:54  来源:殡葬事业管理中心

俄罗斯确是一个古老、浑厚的文化艺术之邦。不谈其在文学、音乐、美术、科技等方面的累累硕果,就是其墓园的文化、艺术品位,也是非同凡响。这是我读了咱东北老乡高莽(哈尔滨人)的新著《灵魂的归宿———俄罗斯墓园文化》,所得出的结论。

 

  俄罗斯的墓园集社会、历史、艺术、情感之大成,为世界、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座耀眼的丰碑。同时,墓园本身也成为了不可磨灭的凝固的艺术景观,长久地与人类相伴。

 

  俄罗斯人是幸运的,能有如此高尚的文化艺术传承和诗意的灵魂归宿,可谓得天独厚的宠儿。身为画家、翻译家的老乡高莽,曾以俄语翻译为业,有幸去过俄罗斯的许多地方。他被俄罗斯的墓园所吸引,被一座座墓碑所震撼,竟在墓园中心潮澎湃,流连忘返。好在他还是个作家,把看到的、听到的、感觉到的都一一记录下来,配以墓园照片和他绘制的人物肖像等,构成了这部让我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《灵魂的归宿——俄罗斯墓园文化》。

 

  翻开这部装帧精良的著作,一字字、一句句地读下来,时刻都在被墓主的灵魂的张力和墓碑的感染力所牵动,普希金墓碑上的那把竖琴还在鸣响,陀思妥耶夫斯基墓碑上的荆棘花环仍在诉说着苦难,柴可夫斯基身旁的两个天使还沉醉在《悲怆》的旋律中,女英雄卓娅仰首向天发出了最后的呐喊。这一幕幕、一声声,无不重重地敲打着后来者的心房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、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虽已辞世多年,可他们只是换了一种形式,仍然在作最后的也是长久的吟唱。

 

  俄罗斯墓园有着浓郁的艺术魅力。她不是想象中的冷漠面孔,也不是简单、抽象的张扬,而是把墓主的灵魂融入造型之中,用一种凝固的语言,演示着人物的生命轨迹。人物与建筑的完美统一,在这里达到了极致。一座座墓碑,就是一座座技艺超群的艺术品,不论过去还是将来,都是艺术之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我曾有过一个想法,假如有朝一日能够踏上俄罗斯这片神奇的生长天才的土地,我要看看宫殿、教堂,还要浏览伏尔加河和白桦林。时至今日,应再加上一个地方,那就是俄罗斯墓园。

 

  读完这本书,禁不住生发出一些反省、审视和比照。中国与俄罗斯一样,也是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,也有着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,翻开史册,也是群英荟萃。我国古代墓葬的文化艺术含量,与任何一个国家相比,都毫不逊色。可自20世纪以后,这一领域几乎成了空白。曾去过一些墓地,清一色土堆或水泥、砖石砌筑的长方墓室,外加一木制或石刻的仅有姓名和生卒年月的墓碑,毫无文化蕴含可言。在一些历史较久远的城市,也有一些名人墓园,但从形式到内涵,却很浮浅、草率,如果不是墓主生前有不同凡响的业迹,身后之墓实在没什么瞻仰的必要。看看我们自身,还停滞在“建筑工程”的层面上,远未达到“建筑艺术”的水平。活人的住宅都无艺术可言。何况故人之墓园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