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名老中医马有度传承工作室
经典学习心得
起止时间:2022年6月至2022年12 月
继承人姓名 邹洪宇 指导老师姓名 马有度
著作名称:《黄帝内经》
心得体会(要求理论联系实际、有分析)
《黄帝内经》的“中和”思想
中和,出自《中庸》:“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”中和有广狭两义,广义上讲,以我为中心,我们始终处于宏观与微观的中间位置,我们永远无法摸索到宏观的尽头,也无法摸索到微观的尽头,我们不管向两边扩张多大,链接两极的中心点始终是存在的,这个“点”就是“中”;而不使两端断开,就是“和”的作用。狭义“中和思想”是一种方法论,一种承认世界多元化、思想多元化,学会包容正反两面意见并加以融合、使人类始终处于敬业务本中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、方法。在儒家为代表的“中和”思想影响下,《黄帝内经》亦将“中和”视为生命的根本,并由此延伸出相应的养生观、发病观与治疗观等。
一、健康源自生命不同性质要素的“中和”。
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机体,内部包含着复杂的运行机制,在宏观与微观层面,均存在不同性质、不同种类因素的冲突与制约,如阴阳、脏腑、气血、七情、五味、起居、气机升降等等,以上要素的并存激荡、相互制约形成的最佳状态才能成就生命的健康,这就是“和实生物”。因此,《内经》在多篇经文中,不断表述生命的健康源自生命体不同方面要素的“和”,如《灵枢·本藏》言:“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,营覆阴阳,筋骨劲强,关节清利矣;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,皮肤 调柔,腠理致密矣;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,魂魄不散,悔 怒不起,五藏不受邪矣; 寒温和则六府化谷,风痹不作,经脉通利,肢节得安矣,此人之常平也。”以常人之平描述健康无病的状态,而这种状态源自血气、卫气、志意、寒温等生命要素的“和”。类似的内容在《灵枢·脉度》亦有表述,如“故肺气通于鼻,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; 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; 肝气通于目,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; 脾气通于口,脾 和则口能知五谷矣; 肾气通于耳,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。”五脏内部皆存在阴阳、精气、升降出入的关联制约,而使其功能正常表达的前提即是五脏之气的 “和”。同样,自然界之生命达到完备坚实的条件即是天地气和,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篇》之“必以稻米,炊之稻薪,稻米者完,稻薪者坚。帝曰: 何以然? 岐伯曰: 此得天地之和,高下之宜,故能至完; 伐取得时,故能至坚也。”可见,天地合和,人体合和,皆是生命健康有序的重要基础。
二、失“中和”与“生病起于过用” 。
《论语·先进》虽有“过犹不及”之言,认为 “过”与“不及”均非“中和”,对事物的影响皆是伤害性的,并似乎将二者相提并论。但事实上,“过”与“不及”对事物的负性影响并不等同,在任何一个领域与层面,“过”的损害永远大于“不及”,因此,传统文化会将“过错”连用,认为“过”即等同于“错”。同样,在《内经》所论生命活动中,“过”的伤害也远远大于“不及”,《内经》常将“过”等同于疾病来表述,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篇》之“故乃可诊有过之脉。”“有过之脉“,即是有病之脉。《素问·痹论篇》之“五脏有俞,六腑有合,循脉之分,各有所发,各随其过则病瘳也。”“随其过”,即出现病变的部位,皆是将“过“等同于疾病,说明事物太过的损害性。“生病起于过用”是《内经》著名的发病学观点,《内经》全书从生命生存因素和行为等不同方面的 “太过”,认识疾病的发生,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篇》之“求其至也,皆归始春,未至而至,此谓太过,则薄所不胜,而乘所胜也,命曰气淫。”认为六气太过即为致病之“六淫”; 《素问·痹论篇》之“饮食自 倍,肠胃乃伤”,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》之“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虚。……是故味过于酸,肝气以津,脾气乃绝。味过于咸,大骨气劳,短肌,心气抑。味过于甘,心气喘满,色黑,肾气不衡。味过于苦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。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。”认为饮食量的太过、五味的偏嗜皆可导致疾病发生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》言“暴怒伤阴,暴喜伤阳,喜怒不节,寒暑过度,生乃不固”之论,则从情绪的剧烈持久、六气的过度变化论对人体的损伤; 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之“五劳所伤: 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,是谓五劳所伤”是劳逸过度导致的气血筋脉骨的疾病; 同样,治疗疾病,则无论是针刺治疗,还是药物治疗,均应防治过度为患,如《素问·刺要论篇》: “病有浮沉,刺有浅深,各至其理,无过其道。过之则内伤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篇》则谓“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 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 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 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谷肉果菜,食养尽之,无使过之,伤其正也。”
二、养生之终极目标是“和阴阳”。
在以“中和”为生命健康的根本与标志的医学理念下,以“治未病”为核心的《内经》理论,注重养生防病在人体健康维系中的绝对意义,因此,在其养生理论中,强调不同性质的行为的“中和”便成为其重要内容,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》之“是故谨和五味,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,腠理以密,如是则骨气以精,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”强调饮食之五味要“和”。《灵枢·本神》言“故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。如是,则 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强调人的情志、情绪要“和”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篇》言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。”认为选择的修身养性的法术要与人体体质相“和”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》“是以圣人陈阴阳,筋脉和同,骨髓坚固,气血皆从。如是则内外调和,邪不能害,耳目聪明,气立如故。”气血、内外、筋骨等均要达到“和”的状态。但《内经》以阴阳理论来归类、抽象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,阴阳代表着事物的升降、动静、寒温、内外、气血等一系列属性的相反相成,因此,“阴阳和”可以达到人体各种因素参与后的最高和谐,如同诊断疾病要“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”; 治疗疾病要“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以平为期”同理,“调和阴阳”成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,人体饮食、情志、房事 活动、劳逸、药物、针刺、术数等的和合是以人体“阴阳和”为目的,故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》曰:“凡阴阳之要,阳密乃固。两者不和,若春无秋,若冬无夏, 因而和之,是谓圣度。”即调和阴阳是圣人养生之最高法度。故《内经》认为和合是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; 失和是疾病的根本原因; 故求和是治病与养生的最高法度。
总之,“中和”观发轫于儒家,其含义是不偏不倚,平衡和谐之意,求“中和”是儒家修身治世的根本,并逐渐成为中国人文化思想的核心。《内经》汲取了儒家“中和”思想的精华,用以阐释生命健康的内在本质与疾病发生的原理,将致“中和”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学的养生、治疗之中,成为认识与把控人体生命的重要原则。
导师批语(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)
学生邹洪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好的基础,对《黄帝内经》有一定的认识。中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,道、儒都讲,中医引入这种观念,成为了中医的独特的健康观。本文说理尚不充分,还需进一步提炼。
重庆市民政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: 重庆市民政中西医结合医院
联系电话:023-63512882联系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新德村44号
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3224号
备案号:渝ICP备2020013030号-1